普陀山

浙江省普陀山风景区开发与资源利用现状

发布时间:2022/9/12 21:45:56   

佛教文化源远流长,佛教旅游深入人心

普陀山作为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,观音文化源远流长,佛教旅游深入人心。由于宋元以来历代帝王“恩宠",普陀山观音道场久盛不衰。它始终把“旅游文化先行”的思想贯穿在景区总体规划中,注重利用观音香会活动、朝圣旅游产品、《普陀山观音文化》等书籍资料、佛教论坛等媒介,弘扬佛教文化。历年来定期举办观音香会节,吸引成千上万四方香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,巩固了文化名山的地位。此外,还通过佛教景点景观建设,加强山中寺庙、佛塔等的兴建,斥资修复、开放许多古刹名庵和游览景点,增加普陀山佛国气息。

海洋资源丰富,海洋旅游有一定的开发

普陀山四面环海,风景秀丽,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,近几年也开辟了部分海洋旅游景点和娱乐项目。主要有沙景、石景、洞景,比如百步沙、千步沙、朝阳洞、潮音洞、心字石、一叶扁舟石、炼丹洞、观音古洞、飞沙岙等等,尽显普陀山“海天”的特色。利用海鲜资源和海岛民俗风情,建设海滨浴场,开辟洛迦山游、海上游艇游等较丰富的海洋旅游娱乐项目。

举办旅游节庆活动,将佛教资源与海洋生态资源结合利用

除传统香会节和南海观音节外,普陀山也开始策划“普陀山之春”旅游节、“普陀山之春”杯网络小姐大赛、“莲花洋休闲节”等新型旅游节庆活动,将佛教之山与海洋生态环境融合起来,展现了普陀山佛教旅游以外的休闲旅游特色。

旅游产品单一,客源市场相对狭小

普陀山的宗教活动可溯于秦。“海天佛国”的品牌历来备受青睐,客源市场也主要以香游客为主,旅游开发重点也集中于传统佛教旅游,产品单一,客源市场相对狭小。在利益相关者调查中,对于普陀山的利用,有45.7%的普陀山管理机构人员和54.3%的旅游从业人员认为它“客源市场相对狭小”。虽然普陀山被誉为“海天佛国",“南海圣境”,也是旅游者所向往的旅游点,但如果只限于12平方公里多的海岛,它的发展又只能环绕在观音圣迹的宗教色彩上,长此以往,游客对此必然感到单调。

普陀山比较注重佛教文化景观的开发,海洋文化开发的力度不够:旅游项目单一,文化含量不高,佛教文化的景区仍停留在宗教观光这一基础层次上,以游客为主体的参与性项目较少。游客停留时间短,人均消费水平低。一个旅游区,必须不断增添新的有吸引力的事物和旅游项目。普陀山观世音菩萨,无论国内外都是对老年人的吸引力较大,单独以普陀为旅游点,不仅游客的面较为局限,而且也难以持久。

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

普陀山素有“海天佛国”、“海上仙山”之称,它对国内外游客,尤其对东南亚华裔、华侨和日本人,以及国内的佛教信徒和僧侣,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极大的吸引力。因此每逢普陀山三大观音香会节、佛教论坛或其他佛教节庆日,四方信众必然云聚而来,人数众多。此外,春节、五一、十一等普陀山客源市场选择出游频率较高的黄金周时间段,游客量必然也会创高。相对而言,其他时段的游客量比较分散。这就使得普陀山旅游流形成较明显的季节性。

环境问题亟待解决

随着佛教圣地知名度的提升,普陀山旅游接待量逐年大幅度增加,旅游流季节性明显,且景点集中于普陀山本岛,对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造成了挑战。一方面破坏了佛教圣地的宗教氛围,另一方面也给景区带来-系列环境问题:在百步沙、千步沙沿岸的栈道旁,发现较多被游客践踏的痕迹,植被遭到破坏。普济寺、法雨寺附近池塘水质污染严重,垃圾漂浮,影响景观。西天景区路途可见白色垃圾。此外,许多外来人口涌入普陀山从事旅游业,不当的经营行为也对景区环境造成了破坏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eubolin.com/ptsdgcs/25027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